入黨宣誓儀式是怎么來的?
“預備黨員必須面向黨旗進行入黨宣誓”是黨章對發(fā)展新黨員的明確規(guī)定。這項制度是從何而來的呢?
舉手表決和談話入黨
在中國共產黨創(chuàng)建時期,中共早期組織的創(chuàng)建者們沒有入黨介紹人,也沒有固定的入黨手續(xù)可參考,不需要經特別的儀式便自然轉化為黨員。1921年中共一大通過的《中國共產黨綱領》規(guī)定:“新黨員必須經一人介紹,并經當地黨組織審查,多數黨員同意,再經該地區(qū)執(zhí)行委員會批準,方可接受其入黨。”這一時期的入黨儀式有兩種:一種是“舉手表決式”,“支部大會黨團員都參加,通過黨員時,黨團員都舉手”。另一種是“談話式”,由介紹人談一次話后,宣布黨組織的決定就是入黨了。到1922年中共二大通過了第一部《中國共產黨章程》,嚴格規(guī)定了入黨程序:黨員入黨時,必須有黨員介紹于地方執(zhí)行委員會,并報告區(qū)執(zhí)行委員會,再報告中央執(zhí)行委員會,經區(qū)及中央執(zhí)行委員會次第審查通過,始得為正式黨員。二大黨章的通過,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創(chuàng)建工作的成熟。
登記表和入黨儀式的出現
國共合作的大革命時期,黨員的數量迅速增加,為了進一步規(guī)范黨員的言行,入黨手續(xù)更為嚴格。1924年新黨員入黨時已經需要填寫入黨登記表。登記表內容包括新黨員的姓名、地址、入黨時間等,這就從書面上明確了入黨人的共產黨員身份,也使得黨組織在對黨員進行統計、審查時有據可依。1925年8月,《中央通告第五十三號——介紹新黨員之變通辦法,各團體中黨團的組織與任務》規(guī)定,新成員入黨時必須要經過入黨儀式。
保密的重要性
大革命失敗后,出于保密工作的需要,中國共產黨取消了對發(fā)展黨員必須舉行宣誓儀式的硬性規(guī)定,但各地“只要在情況不是很嚴重的情況下”基本都采用入黨宣誓。宣誓前,一般需要由介紹人與發(fā)展對象進行談話,談話內容涉及入黨人的生活狀況、思想動向、啟發(fā)其階級覺悟等。在宣誓現場一般要掛一面黨旗,要有主持人、介紹人、新黨員到場,還要有入黨誓詞。為加強對新黨員的教育,毛澤東曾在介紹新成員入黨后提議,“舉行入黨宣誓儀式還應加唱《國際歌》一項議程”,于是唱《國際歌》逐漸成為入黨宣誓儀式的組成部分。這一時期,開始出現個人入黨前向黨組織遞交申請書的現象。入黨申請書的出現使原來的“組織找個人入黨”轉變?yōu)椤皞€人找組織入黨”,這說明黨的地位在群眾心中發(fā)生了很大變化。
長期未經統一的儀式
雖然宣誓儀式被廣泛應用并逐漸發(fā)展成熟,但長期以來并未成為入黨的必經程序。1949年4月,《中央組織部關于入黨手續(xù)和入黨儀式問題給華北局的批復》中指出:“入黨儀式及入黨誓詞在黨章中沒有明文規(guī)定,亦不適宜再做明文規(guī)定。入黨儀式僅是教育的一種方式,并不能含有其他意義。”對其程序和儀式也沒有統一規(guī)定,因此適用時各種形式不盡相同。
經歷抗日戰(zhàn)爭和解放戰(zhàn)爭,黨員隊伍迅速壯大,尤其是我們黨即將執(zhí)掌全國政權,成為執(zhí)政黨,這時嚴格黨員程序變得尤為重要,黨開始把入黨儀式作為入黨的必要程序看待。
最終寫入黨章
1982年十二大通過的新黨章,把“宣誓儀式”作為入黨的必要手續(xù)提出來,并確定了統一的入黨誓詞,對每個黨員都有約束力,這在我們黨的歷史上是第一次,體現了黨中央對入黨誓詞的重視。
怎樣組織入黨宣誓?
誰來組織?什么時候組織?
入黨宣誓儀式一般由基層黨委或黨支部(黨總支)組織,應在上級黨組織批準接收預備黨員后及時舉行,不能拖,更不能等到預備黨員轉正時才舉行。
入黨宣誓儀式可有目的地吸收一些入黨積極分子參加,但不能太多。要讓參加宣誓儀式的入黨積極分子能從中受到教育,對他們真正起到鞭策和激勵的作用。
在什么地方組織?
舉行入黨宣誓儀式要嚴肅認真,會場布置應莊重、簡樸,要按照規(guī)定懸掛黨旗。
有哪些分解動作?
預備黨員宣誓時,要面對黨旗,舉右手握拳過肩,宣讀誓詞的聲音要宏亮、激昂;黨支部(黨總支)可指派一名正式黨員作為領誓人。
有什么注意事項?
各黨(工)委的組織部門要指導督促基層黨委或黨支部(黨總支)及時舉行入黨宣誓儀式,讓預備黨員和參加入黨宣誓儀式的正式黨員受到黨性教育,增強黨員意識。